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书记讲堂】骆志勇: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7-11-28 17:27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和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黄州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为黄州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精神动力。在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上,重点强调“八个深刻领会”: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主题是大会的方向、报告的灵魂。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68个字的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这一主题有四层意思:

第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郑重宣示,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到2020年我们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决胜就是冲锋号,就是总动员。完成这个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之后,要乘势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第一,深刻领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进党章。这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是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最重要的贡献。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第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历史站位、宏阔视野、战略眼光反映了时代发展变化的丰富内涵,以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思想体系回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为在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南。它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三是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开新局、谋新篇,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第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用“8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深刻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主要有14条。这14条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则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可以说,前者侧重于理论与思想的要求,后者侧重于方针和策略的实践要求,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理论特色。

(三)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十九大报告全面系统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深刻总结了过去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这是十九大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对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要深刻认识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因为这5年,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更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突出,可以说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为什么说是开创性的?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介绍几组数据。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7%,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年均增长7.2%。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1300万人以上。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

第二,要深刻认识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5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用“九个明显改变”精辟地概括了这些历史性变革,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深刻。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所发生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通过重点改革文件360多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使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群众从改革和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第三,要深刻认识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回顾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给我们最宝贵、最重要的启示有三条:一是党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5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敬业履职、勇于担当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同志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二是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四)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作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开拓性意义。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一是新时代有新起点。新时代是从十八大开启并奠定基础的,是由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带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新时代有新理论。思想是时代的声音。新时代产生了新理论,新理论指引着新时代的新实践。这个新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新时代有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报告提出了“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个伟大斗争就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是新时代有新变化新要求。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五)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作出这样的修改,主要依据是: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

深刻认识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第一,关于社会矛盾变化的表述强调的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的表述与过去的表述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第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提法改变,而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第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短期概念,而是要管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概念。第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就是“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六)深刻领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十九大报告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总体要求,又明确了重要的着力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这九个字是我们在决胜期的重要方针。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报告突出强调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七大战略。二是报告突出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只有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做好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这个时期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历时30年左右。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表述调整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是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的增加了“美丽”二字,着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二是把“国家”改为“强国”,提升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内在要求。

报告对两个阶段奋斗目标只作原则性展望和要求,不提“翻番”类指标,这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不提GDP“翻番”目标,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七)深刻领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第一,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解这一要求,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组关键词:坚持“一个方针”,就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求我们不能只看重发展速度,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一条主线”,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推动“三大变革”,就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这三大变革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建设“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就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构建“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这是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强“两个力”,就是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二,在政治建设方面,强调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习领会报告对政治建设的部署,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报告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等6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二是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三是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和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等等。

第三,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就意味着把文化提到道路、理论、制度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报告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领会报告提出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求,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报告从7个方面作出部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第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报告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报告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提出大政方针,作出重要部署。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要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八)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第一,清醒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贯彻。

第二,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个总要求是由六个层次构成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条指导方针,就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一条工作主线,就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增加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既表明了我们党的自信,更表明了我们党作为世界最大执政党的历史担当;一个总体布局,就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总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管党治党的根本遵循。

第三,全面落实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部署了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落实好这些部署要求,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实证明,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报告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第一条,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和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黄州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为黄州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精神动力。在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上,重点强调“八个深刻领会”: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主题是大会的方向、报告的灵魂。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68个字的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这一主题有四层意思:

第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郑重宣示,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到2020年我们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决胜就是冲锋号,就是总动员。完成这个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之后,要乘势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第一,深刻领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进党章。这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是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最重要的贡献。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第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历史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历史站位、宏阔视野、战略眼光反映了时代发展变化的丰富内涵,以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思想体系回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为在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南。它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三是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开新局、谋新篇,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第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用“8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深刻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主要有14条。这14条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则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可以说,前者侧重于理论与思想的要求,后者侧重于方针和策略的实践要求,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理论特色。

(三)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十九大报告全面系统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深刻总结了过去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这是十九大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对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要深刻认识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因为这5年,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更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突出,可以说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为什么说是开创性的?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介绍几组数据。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7%,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年均增长7.2%。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1300万人以上。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

第二,要深刻认识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5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用“九个明显改变”精辟地概括了这些历史性变革,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深刻。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所发生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通过重点改革文件360多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使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群众从改革和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第三,要深刻认识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回顾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给我们最宝贵、最重要的启示有三条:一是党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5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敬业履职、勇于担当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同志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二是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四)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作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开拓性意义。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一是新时代有新起点。新时代是从十八大开启并奠定基础的,是由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带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新时代有新理论。思想是时代的声音。新时代产生了新理论,新理论指引着新时代的新实践。这个新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新时代有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报告提出了“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个伟大斗争就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是新时代有新变化新要求。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注重抓全面发展。

(五)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作出这样的修改,主要依据是: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

深刻认识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第一,关于社会矛盾变化的表述强调的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第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的表述与过去的表述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第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提法改变,而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第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短期概念,而是要管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概念。第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就是“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六)深刻领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十九大报告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总体要求,又明确了重要的着力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这九个字是我们在决胜期的重要方针。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报告突出强调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七大战略。二是报告突出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只有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做好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这个时期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历时30年左右。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表述调整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是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的增加了“美丽”二字,着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二是把“国家”改为“强国”,提升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内在要求。

报告对两个阶段奋斗目标只作原则性展望和要求,不提“翻番”类指标,这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不提GDP“翻番”目标,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七)深刻领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第一,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解这一要求,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组关键词:坚持“一个方针”,就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求我们不能只看重发展速度,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一条主线”,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推动“三大变革”,就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这三大变革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建设“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就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构建“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这是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强“两个力”,就是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二,在政治建设方面,强调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习领会报告对政治建设的部署,要把握好三点:一是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报告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等6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二是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三是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和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等等。

第三,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就意味着把文化提到道路、理论、制度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报告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领会报告提出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求,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报告从7个方面作出部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第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报告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报告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提出大政方针,作出重要部署。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要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八)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第一,清醒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贯彻。

第二,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个总要求是由六个层次构成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条指导方针,就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一条工作主线,就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增加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既表明了我们党的自信,更表明了我们党作为世界最大执政党的历史担当;一个总体布局,就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总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管党治党的根本遵循。

第三,全面落实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部署了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落实好这些部署要求,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实证明,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报告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第一条,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