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是诗词创作领域里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新手用它来练笔,高手用它来言志,几乎每个作家都曾写过咏物的诗词。
但也正因为题材常见,创作门槛低,想写出精品之作并不容易。那些含有丰富意蕴的物象大多珠玉在前,而那些特点不怎么鲜明的,则不容易写出新意。
在这方面,苏轼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师,他的咏物诗词最大的特点是翻新出奇,比如《琴诗》的设问体。而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首咏橘词:
《浣溪沙·咏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咏橘最早的作品可能是屈原的《橘颂》,在那篇楚辞里,屈原以橘树的形象自喻,带有很深的托物言志意味。苏轼的咏橘词则非常纯粹,很生活化。
上片是描写橘子的生存环境和外观感受。"菊暗荷枯一夜霜"化用他在《赠刘景文》中的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点明橘子的时令是在深秋。
新苞,是指橘子的皮。"新苞绿叶照林光",以绿色为主的橘子和橘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层次分明,给人一种活力满满的感觉。
"竹篱茅舍出青黄"最妙的是一个"出"字,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间,偶尔露出几间竹篱茅舍,勾勒出一幅恬静的田园画面。
描写完了橘林的整体美,相信你已按耐不住想要一饱口福了。下片就是吃橘子时的细节描写,每一句都让人口水直流。
"香雾噀(xùn)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这两句中的"惊"和"怯"最为传神。剥开橘子之时,芳香的油腺喷溅而出,如同一阵香雾袭来,让人惊讶不已。
当新橘放入唇齿之间,轻咬一口,一股清泉瞬间游遍整个口腔,对于期待已久的食客来说,未免还有些羞怯呢。这两句形象的写出了食客的心理。
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也点明了橘子的产地。剥过橘子的手三天之后仿佛还能闻到香气,足见这橘子的美味。
这首词虽然没有深刻的寓意,但在艺术上却堪称炉火纯青;我也没读过所有的咏橘词,但依然不揣冒昧的将其列为第一。
来源:沉香艺文志
责编:黄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