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要结束,离孩子们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小学入学年龄的规定又成为热议的话题。有媒体报道,有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踩着“6周岁”的红线准时入学,各显神通,不惜拉关系、走后门、违法改动户口本,甚至在孩子出生时就“防患于未然”,提前剖腹产。
《义务教育法》规定六周岁应入学 具体日期由各地自行确定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1992年起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目前,不少地方将标准定为当年8月31日前满六周岁作为入学的条件。
为抢时间节点 家长各显神通
地方教育部门“一刀切”的做法,把当年满6周岁,但出生日期在9月1日之后的孩子挡在了门外,特别是那些9月2日、3日出生的孩子,出生仅晚了一两天,上小学的时间可能就会比同龄人晚一年,这让一些家长有了孩子“输在起跑上线”的焦虑。不少家长为了抢这个时间节点,可谓“奇招百出”。
云南省昆明市的王女士,预产期是9月3日,但她不顾医生的反对,坚持在8月30日剖腹产。王女士说:“耽搁几天,孩子就要推迟一年才能上学啊。”据同济医院妇产科医生介绍,为了让孩子赶上8月31日这个时间点,每年8月底,许多准妈妈都要求医生提前施行剖腹产手术。
上海一位家长为了通过审查,自己用笔改了户口本上孩子的出生月份,但最终还是被学校在和派出所核对适龄生源名单时发现。
入学年龄的限制,究竟应当刚性还是弹性,众说纷纭。近年来,伴随着弹性入学的呼声日趋强烈,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弹性入学能否真正消除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尴尬,让所有家庭皆大欢喜呢?
央视评论
弹性入学更人性化也有必要
一家网站调查显示,对于“如何看待接收将满六周岁儿童入小学”一事,在86400名参与人中,选“赞同”的占73.9%,选“质疑”的占20.1%,选“不好说”的占6.0%。
众所周知,孩子心智的发展从来就是一个自然曲线,不会因越过某一人为设定的时间线而发生质变。就实际情况而言,同龄孩子有的心智发育得快些,有的孩子则要慢一些,并非赶上入学年龄的孩子就一定比未入学的要成熟。各地教育部门应该重视社会上对入学年龄的关切,切实考虑到孩子们发展的差异性,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儿童的成长规律出发,弹性入学的确更科学、更人性化、也更有必要。
换一个视角来看,一些教育发达国家已经在采取弹性入学和刚性规定相结合的做法。
例如,美国往往把入学的年龄限制交给各个州甚至各个学区来制定。每个学区会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对入学年龄做出具体规定。但总体而言,满五岁即建议家长送孩子入学,但并非强制,孩子六岁入学亦可。
加拿大、澳大利亚同样有弹性操作的空间,但对于最晚入学的年龄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韩国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来确定上学的年龄,假若父母觉得孩子还不够成熟,可以提交证明并申请晚入学。
假若我们借鉴这些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弹性入学同样可以尝试。
“弹性入学操作麻烦”不能成为回避的理由
在我国,不少地方一直以来采取入学年龄“一刀切”的办法,其中有不得已的考量。一方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满足适龄儿童入学已经捉襟见肘,没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去提供弹性空间以满足更多家庭需求。
另一方面,“一刀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确保“公平”的底线。毕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重要基础。但护佑公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儿童的心智成长规律和现实情况。从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小学的入学年龄也可以多一些弹性操作。至少,可以进行一定的尝试。当然,小学入学增加一些弹性,不意味着打破公平。恰恰相反,从孩子的心智发展出发,对入学年龄做出更加科学的规定,在更广阔的意义上维护了公平。只是,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秉持高质量教育发展的理念,真正从人的发展和科学规律出发,做出更加详尽具体、可操作和具有广泛共识的规定。
入学年龄的调整,不是简单让政策“松口子”这么简单,它需要相关法律的保障,它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会有更高要求。操作起来可能的确麻烦,不一定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但这不是回避的理由。
事实上,目前部分地区如安徽芜湖、河南郑州等地,在学校有学位的情况下,也已经有条件地适当放宽了小学生入学年龄限制,这不失为可供各地借鉴的样本。
家长放下焦虑 弹性入学才更有意义
与此同时,家长的心态也理应更成熟些。许多家长急于让孩子赶上当年入学的“班车”,并非因为自己的孩子心智更成熟,而是“抢跑思维”在作怪。究其根本,这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变种。
在教育发达国家,急着早入学的家长不多,想要让孩子更自信、更成熟后晚入学的家长却很多。人生终究是一次长跑,早发未必先至,只有家长放下内心的焦虑和功利的教育观,才会避免弹性入学在实践中走了样,也才会让我们的教育真正从孩子的心智发育和人生成长出发,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底。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