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这个名称的出现至少有1400多年。
今天,我们谈论的黄州,不是大的地域概念上的黄州,而是指黄州州城(黄冈县城)治所驻地的黄州。我们所谓的要猜一猜黄州的心事,猜什么?也就是要猜一猜黄州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密码。
那么,古老的黄州究竟潜藏着怎样的密码呢?
在我们黄州这座古老土地上,无论是赤壁东坡文化,还是安国寺禅文化,抑或是陈潭秋红色文化,以及附着在这片土地上的其它多种文化形态,大多都受到了黄州三种原初文化的影响。这三种原初文化分别是黄州的治所文化、科考文化和移民文化。换句话说,这三种文化是黄州文化的三大基因,承载着黄州的文化密码。
01
治所文化孕育了黄州独特的市井文化
它的这种独特性,是相对于非治所的集镇文化而言的。正是因为黄州曾是府县治所之地,那么,它所呈现出来的建筑景观、生活方式、历史传说等,都有别于普通集镇。
一是受治所文化影响的建筑物。
赤壁建筑群落的修建,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处在治所之地。相传三国时期,人们发现赤鼻山峭壁处有一溶洞,名士徐邈在此洞居住修行。徐邈是魏晋蓟人,初为尚书郎,他嗜酒如命,是当时“志行高洁,才博气猛”的名士。后人将此洞取名“徐公洞”。——不过,这个传说我们黄州人现在觉得不可信,因为找不到这个洞。
另一个大建筑群落,就是安国寺,也跟治所之地有关联。安国寺,又名护国寺,据《弘治黄州府志•卷四•寺观》载:“安国泰平讲寺,在府城东南三里。唐显庆三年(658年)郡人张大用始舍基,僧惠立创建........明洪武七年(1374年),僧云亭重修。明宣德七年(1432年)倍修。宋苏轼谪居于黄,常迁居此,时太守杨耒、通判张规,邀轼同游于此寺,论息气养生之事。”安国寺的规模曾经很大,山门在现在的关山加油站附近,曾经香火旺盛。如果不是地处治所之地,规模和人气是很难上去的。
二是被治所文化滋养的生活方式。
治所之地,也就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具有集聚性、包容性、辐射性,从行为文化层面而言,人们的综合素养普遍较高,有思想、能行动,敢冒险;从观念文化层面而言,鄙视落后,崇拜先进,不安现状,渴望腾达。
饮食方面
饮食方面,吃得比较得精致。比如说黄州豆腐、黄州烧梅、黄州炒汤圆、东坡肉、东坡饼等,这些食品能够流传至今,都是因为它们做工讲究,口味独特。
穿着方面
穿着方面,也不是随随便便。据记载,清朝末年,黄州男式外衣有长袍马褂、长袄、短袄,甚至有皮袍子,内衣有对襟短褂、单夹便衣裤子等。女式都是满大襟短褂、棉袄、夹褂、领褂、单裤、夹裤、裙子等。至于面料则有贫富差别,穷人家的,一律是自纺自织的棉布,富人家,则是“夏葛冬裘”,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四季时新。在清代,我们黄州这块的丝纺织业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当时汉口丝绸商人的评价中,认为“黄丝”排全省第二。黄州最早的针织品诞生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当时,黄州贾家街有个叫汪伯川的人从外地买回来三四台手摇织袜机,从此开启了黄州的针织业。
居住方面
居住的方面,多为石、木、青砖、土砖、布瓦等材料做成的住宅,联排修建,共山搭檩,一进数重,大屋套小屋,窗户小,天井多。过去民间歌谣唱道,黄州有“四巧”,第一巧:稻草系牛牛不跑;第二巧:瓦上无土也长草;第三巧:乱砖砌墙墙不倒;第四巧:女儿偷人娘去找。这歌谣多有贬损、调侃之意。但是,说到“乱砖砌墙墙不倒”,还真有此事,我小时候亲眼见过乱砖砌成的带有天井的房子,就在阮家凉亭那一条街上,不得不说算是一绝,也说明了建造水平的高超。不过现在都拆了,很可惜。
出行方面
在出行方面,黄州往往是中转站,从黄州启程,走水路或者走旱路,都可以到达省城武汉。清末民初,熊十力、刘子通、包惠僧、李四光、吴昆、林氏三兄弟等人,都是因为拥有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黄州到武汉,最后走向四面八方,成就了各自的人生辉煌。
娱乐方面
在娱乐的方面,比较丰富。
仅从人多热闹这个角度讲,黄州这座古城内以及周边起码有两类大型的“文化盛会”,一个是每逢科考之年,黄州府下面管辖的州县的考生,都会云集黄州,考生连同送考家人和陪读书童,通常会多达两万余人,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另一个就是安国寺的“佛法大会”,苏轼在《黄州安国寺记》中写道:“堂宇斋阁,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说明当时每年正月,在安国寺都有万人大会,据记载,到了明代,最多时达到五万人。
从娱乐形式来讲,仅黄州城区这一块天地比较有名的,就有黄州牌子锣和黄州唐家渡的“五龙奉圣”。黄州牌子锣曾经分为三派,以青砖湖陈氏为一派;以宝塔袁氏为一派;以城内夏氏为一派,所谓派别不同,主要是指演奏的曲牌和锣鼓的打法。三派中,青砖湖派掌握曲牌最多,艺术水平最高。
据唐氏宗谱记载,唐家渡舞龙兴盛于清嘉庆初年,当时流传一首歌谣:“癸亥猪年闰二月,农人有苦无处说,瘟疫流行旱魃凶,尸横遍野天地黑。”唐氏先祖唐士传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痛心,便牵头请来僧人做法事祈雨。这天夜里,唐士传做了一个梦,有五色龙,脚踏祥云,直奔唐家渡,太白金星手捧玉帝圣旨,护五龙降雨收疫,祛灾赐福。第二天,唐士传醒来,发现唐家渡风雷大作,喜降甘霖,旱魃远遁,瘟疫渐绝。唐氏族人便按照唐士传梦中所见,扎成五龙奉圣灯,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各支自行筹办,取九九之数,定于次年春正月(即1804年)舞灯谢龙神。自此,这一习俗流传至今,逐渐成为黄州大众娱乐节目。
三是由治所文化孕育的历史传说。
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与黄州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畅游黄州赤壁而有感,遂作《赤壁送别歌》,留下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的豪迈诗句。唐会昌二年(842年)。
大诗人杜牧任黄州剌史,在两年又五个月的黄州剌史任上,扶危济贫,澄清吏治,兴利去弊,成效卓著。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王禹偁谪居黄州,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抒发情怀。
宋元丰三年(1080年),已近知天命之年的苏轼被贬,来到黄州, 躬耕东坡,自筑雪堂,泛舟长江,献圣方,救溺婴,黄州从此成为了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留下 “一词两赋”等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北宋韩琦寄居黄州发愤读书,终成一代名臣。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三次谪居黄州,作《别黄州》慨叹“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陆游受命为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过黄州而作《黄州》,发出“君看赤壁终陈迹, 生子何须似仲谋?”的慨叹。
康熙初年,于成龙任黄州知府,励精图治,兢兢业业,赢得“清廉第一”的美誉。
02
科考文化成就了黄州辉煌的名人文化
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止,经历了1300年。大家知道,科举一般分童生试和正式科考两个阶段,正式科考在省城或京城举行,童生试在地方举行。童生试又分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在各县举行,府试和院试在州府举行。
黄州城作为府县治所之地,自然就承担着府试和院试的组考和管理职责,每当科举之年,所辖州县考生从四面八方,云集到黄州城,吃、住、考、乐、游都在黄州府城之内。很多人都是在黄州院试中,考中秀才后,才去参加乡试考举人,进而考进士,考状元。在中国1300年的科举制时代,黄州共产生文武进士953人 。因此,黄州名人辈出。
他们大多在黄州贡院参加过考试,程颢、程颐、李时珍、万全、刘子壮、陈沆、田桐、居正、汤芗铭、董必武、黄侃、熊十力等著名人物,都曾在黄州留下佳话。其中,刘子壮(1609-1652),字克猷,号稚川,是我们黄州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举于乡,寒窗苦读近二十年,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参加殿试,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及第,大魁天下,授国史馆修撰。除了刘子壮是状元外,还有浠水人陈沆也是状元,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
03
移民文化优化了黄州土著文化
读者朋友一定知道“北纬30°之迷”。
北纬30度地带,是一条非常神奇的地带,神奇在哪里呢?比方说,北半球的几条著名大河,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我国的长江等,都在北纬30度附近入海。古埃及金字塔群,以及令人难解的狮身人面像之谜,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达西里的“火神火种”壁画、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处,以及令人惊恐万状的“百慕大三角区”,让无数个世纪的人类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这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古建筑和令人费解的神秘之地,都处在这个地带上。
摊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我们黄州位正好处在北纬30度地带上。也许,这也就决定了我们黄州的独特禀赋。
我们黄州,历史上曾经有10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8次是迁入移民,2次是迁出移民。其中8次迁入,包括邾国君民迁入黄州、朝廷移徙巴人“南郡蛮”、朝廷移徙巴人“巫蛮”、西晋末年的流民南迁侨置,以及4次“江西填湖广”。2次迁出,则指2次湖广填四川。
江西填湖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口大迁徙。这场运动至少可以上溯到唐朝,一直延续到清后期,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南宋末年以前是序幕期,移民动因有的是受战乱所逼,有的是听说两湖人口稀少,土地易于购置。最大的一次是在明初,朱元璋做了皇帝,在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
黄州历史上曾经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时期,是从隋开皇三年(583年),到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这个时期是黄州和蕲州并治时期,共计795年;另一个时期,是从1378年到现在,一共639年。这个分野,与黄州本土经济文化衰落,外来移民文化勃兴的分野基本重合。
据历史记载,秦汉以前,黄州被称为“火耕水濡之乡”,说的是耕作方式落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蛮荒之地,当时南迁的氏族都不肯“稍顾此地”,而直奔江南。唐宋时期,虽有所开发,但仍然极为落后,否则,北宋朝庭,不会把有罪的官员贬谪到此(既然让你到贬谪之地,目的就是要让你受苦受累受教育。)北宋王禹偁在《黄州谢上表》中,对当时的黄州有过这样的描述:“今人户不满两万,税钱止及六千”,说黄州人口稀少,税收可怜;苏轼在《张文潜离黄州》一诗中写道:“扁舟发孤城……居夷是三载”,称黄州城为“孤城”,说黄州是“夷”地;宋人方千在《齐安》一诗中,则更加具体地描写了黄州的“蛮荒景象”:
弥节齐安郡,孤城百战残。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黍离绿底事,撩我起长叹。
在元朝,黄州依然贫穷、闭塞、落后,元朝人龙仁夫在《黄州路重修竹楼记》中写道:“齐安,故江淮间斗僻郡”。
到了元末,农民大起义,黄州又是主战场,朱元璋与陈友谅打得不可开交,黄州社会经济文化不可避免地招到重创,人口大量减少。
由上述这些资料记载可以看到,在明初“江西填湖广”之前,黄州本土文化的标签,一直都是“落后、闭塞、蛮荒”,总体呈衰败之象。这种落后,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得到佐证,也就是唐、宋、元三朝数百年间,黄州仅出现过2个进士,6个举人。直到“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行动开启之后,黄州这种落后的局面才彻底被扭转,黄州从一只不被待见的“丑小鸭”,成功逆袭,一跃而成为了文化昌明的“白天鹅”。
江西填湖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口大迁徙。这场运动至少可以上溯到唐朝,一直延续到清后期,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南宋末年以前是序幕期,移民动因有的是受战乱所逼,有的是听说两湖人口稀少,土地易于购置。最大的一次是在明初,朱元璋做了皇帝,在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
经过这样一番梳理和探究,我们可以知道黄州文化的精髓在哪里,黄州文化可爱之处在哪里。而这种梳理和探究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为我们今天打造“文峰黄州”,乃至打造“中国文谷”找准落脚点、着力点和关键点。
(本文节选自孙建勇《解读黄州的文化密码》一文)
作者:孙建勇
编辑:邵 敏
编审:尹宏伟